家乡不仅是承载乡愁的故土,更是创新创业的热土。在卫店镇彭店村,有一位90后“新农人”——关艳,她返乡创业,试水直播引流、尝鲜“村房短住”、丰富农耕文化体验业态,带动农产品加速出圈,闯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产业发展之路,为家乡的振兴发展带来了新观念、注入了新活力。

在孝昌县卫店镇彭店村的一处农庄,游客们正在一个个草莓大棚里采摘草莓。这里的草莓个个饱满红润,汁多味甜,让大家赞不绝口。

“我们的草莓没有使用任何药物催熟,完全自然生长成熟,口感特别好,深受游客喜爱,草莓采摘期将持续到五月上旬。”孝昌县卫店镇彭店村红岩港湾项目负责人关艳说。

除了草莓,农庄里还种植了多种有机瓜果蔬菜,游客们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品味乡愁文化。
“这里环境宜人,老板热情好客,走进采摘园,采摘有机蔬菜瓜果,是一种很棒的体验。”游客李先生说。

关艳是一位90后返乡新农人,因为从小在农村生活长大,对农村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怀。2023年,由于家人生病需要照顾,关艳辞去了城里10年的幼教工作,回乡接手自家的农庄,开启兴农之路。

“从教室到田野,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是在我看来,教书是育人,发展乡村事业是育万物。起初返乡时,确实是隔行如隔山,遇到了很多困难,不会种地,不懂技术,不知道如何去做宣传,但是这些困难都没有让我退缩。”关艳说。

作为新农人,关艳力求思维更新,大胆创新,通过不断学习和摸索,她逐步扩大农庄里有机蔬菜、葡萄、草莓、梨等生态采摘规模,兴建柴火灶、自助烧烤台和相关休闲娱乐设施,通过线上直播进行宣传推介。同时,利用村民闲置农房,推出“村房短住”经营模式。

“村房短住是一个搭建起城里人回归农村的平台,我们为喜欢农村生活的城里人提供一日三餐,邀请他们入住农家房屋,品尝农家饭菜,沉浸式体验农村生活与农耕文化。”关艳说。

经过两年努力,关艳的农庄规模达到300多亩,拥有品类丰富的果蔬、垂钓、家禽等种养殖基地。改变了以往农家乐、采摘园的单一业态,融入餐饮住宿、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多业态运营,同时兼顾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高峰期平均每月接待游客达3000人。关艳的农庄也为周边10多户乡亲提供了就业岗位。

“我是本村的村民,在这里做事一个月收入两三千元,既能抽空种田,还能把家里的家务事都照顾到。”孝昌县卫店镇彭店村村民黄秋香说。
谈到接下来的打算,关艳将继续加强学习,积累更多农业知识,将农业产业同特色资源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旅游+农业”新模式,打造一批宜居宜游的生态农旅观光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后期我们计划扩充规模,希望有更多的村民加入我们,为周边村民提供在家门口发展副业、增加收入的机会。”关艳说。“在卫店镇,还有很多类似的新农人,他们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孝昌县卫店镇党委副书记王宗光说。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黄一阳 康洪洲)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五一假日观|人气爆棚、体验多元!五一山东文旅市场活力绽放05-04
荔波:民族风情与非遗魅力交织 瑶山古寨实力“圈粉”05-04
孝昌新农人关艳:把“乡愁”变“乡产” 让乡村成“香村”05-04
假期前三天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五一”游崂山,不只是山海05-04
新华全媒+丨便利措施为“China Travel”添热度05-04
铁块如何变成一把剑? 这个五一假期,丽水龙泉“打宝剑”火了05-03
限流!停止线上售票!开封一景区最新通知!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