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里的血管慢性“漏水”?“堵漏+抽水” 可标本兼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08:02:00    

长沙晚报5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李艳 文擘彬)大脑里的血管慢性“漏水”,脑子表面积了一摊“水”,怎么办?近日,长沙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团队通过“脑膜中动脉栓塞术+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先“堵漏”再“抽水”,标本兼治解决了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难题。

长沙市民沈爹爹最近说话总是前言不搭后语,右边手脚使不上劲,反应也很慢。察觉到他的异常,家人赶紧把他送到长沙市第四医院就诊。经检查,医生发现老人的脑袋里竟然积了一摊“水”(医学上叫慢性硬膜下血肿),脑组织受压明显;血管造影显示,患侧脑膜中动脉额顶支存在异常增生血管网供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长沙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张凌云解释,人脑就像核桃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脑组织就像核桃仁一样逐渐缩小。如果头部磕着碰着了,缩小的脑组织就会在颅内发生更大位移,连接脑表面和脑的厚外套(硬脑膜)之间的桥静脉会被撕裂。由于静脉压力低,即便是出血也很缓慢,血会像“渗水”一样慢慢地漏,渐渐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因此,老人磕碰后可能要过数周才会出现头痛、犯糊涂甚至小便失禁等症状。

以前,像沈爹爹这种病的治疗,就是“抽积水”,即在头上钻个小孔把血水引出来,复发率很高。现在有了新的治疗方法:先“堵漏”,用细导管找到漏血的血管(脑膜中动脉),打上“补丁”;再“抽水”,通过手术把积血引流干净。

沈爹爹还合并高血压、肺气肿、多发肺大疱等基础疾病。针对他的复杂病情,长沙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团队邀请多学科会诊,决定采用新方法:介入栓塞+血肿穿刺引流,两个微创手术在介入导管室一次性完成。

完善术前准备后,手术团队为沈爹爹实施脑动脉造影,精准定位患者脑膜中动脉异常供血分支,并利用微导管技术完成栓塞,阻断血肿周围炎性组织的营养来源,同时保证供应视网膜的正常血运。随后,手术团队通过颅骨钻孔置入引流管,顺利引出黑色血性液体。术后CT显示引流管位置良好,血肿压迫显著缓解。

手术后第二天,沈爹爹神志清醒,言语逻辑明显恢复,肢体活动自如,CT检查显示血肿基本清除。一周后,其头晕、反应迟钝等症状完全消失。出院时,沈爹爹家人连连点赞:“我们本来都做好了开颅手术的准备,没想到两个小眼儿就解决了问题!”

张凌云提醒,老人头部发生磕碰后,即使当时CT显示正常,一个月至两个月内出现以下症状也要立即就医:越来越重的头痛;突然变“糊涂”,说话颠三倒四;一边手脚无力,甚至小便失禁。现在,慢性硬膜下血肿这类手术可以微创完成,恢复快,患者不要因为害怕而耽误治疗。

相关文章:

大脑里的血管慢性“漏水”?“堵漏+抽水” 可标本兼治05-09

10分钟全流程办结!长沙举行“智慧抵押”创新模式推介会05-08

长沙市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工作会议召开,周海兵作出批示04-26

吸脂手术不当危及生命,滥用医疗手段减肥乱象何以屡禁不止04-19

“不可切除”转为“可切除”!广东医生团队让晚期胆管癌患者重生04-19

眩晕和颈椎病有关系吗?04-18

全球首发多模态AI内镜智能体,中山医院引领消化内镜“智镜无界”新时代04-12

筑强人才高地 聚智协同发展 上蔡县高层次人才深度合作显成效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