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日报】
日前,陕西省散文学会安康分会组织作家深入岚皋县堰门镇,探访藤茶产业基地与红色文化遗址等。作家李永明的作品,以细腻笔触展现藤茶产业与乡村风貌,发表后引发关注。该作品在社交媒体、文学平台迅速传播,带动堰门镇游客量增长。这场沉浸式采风,正是安康市用文学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安康市构建“采风创作—内容传播—产业引流”发展模式,通过在特色村落布局创作基地、联动多地开展主题活动,依托“秦巴散文”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进行内容传播,探索出文学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实践路径。
文学赋能乡村振兴并非安康市独有。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以生态文学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学力量,激活文旅IP;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束河古镇创作者挖掘茶马古道历史底蕴,赋予古镇独特文化魅力。这些案例证明,文学能够挖掘乡村的自然资源与人文底蕴,将其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文旅产品,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向赋能。
全媒体时代,文学赋能乡村振兴迎来新机遇。一些作家主动拥抱短视频等新载体,以用户思维创作,将艺术性与大众性融合,构建“文化内容+数字技术+乡村场景”的全新生态。这一转变推动乡土故事走向大众,吸引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乡村汇聚,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时代的强劲动能。
然而,文学赋能乡村振兴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作品存在内容浮于表面、思想深度不足等问题。要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的作品,塑造乡村文化品牌,也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多方协同构建文化创作、传播、转化的完整生态体系。
乡村振兴,需要物质的丰裕,更需要精神的富足。新时代作家应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笔为犁深耕乡土。文学作品只有充分反映现实生活,才能展现其鲜活的生命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学力量05-27
几百万网友“凑热闹”,给学校提了个醒05-25
2000万人次打卡!遵义一季度旅游总花费297.43亿元05-23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5年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招用公告05-23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弘扬工匠精神 培育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