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双十一” 17岁的他投出一百多枚手榴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14:51:00    

当“双十一”成为消费符号

历史的指针回拨至1941年同一天

太行山腹地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

震耳欲聋的炮火响彻天际

5000余名日军精锐

正向八路军视为“掌上明珠”的兵工厂

发起疯狂袭击


天险铸就兵工脊梁


黄崖洞,天然要塞。穿过“瓮圪廊”一线天险,25米高的褐黄色巨大山洞豁然呈现。1939年,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亲临勘察:“十米峡谷屏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临近煤铁资源,天造地设的军工基地!”



这里,是敌后抗战的“枪炮摇篮”。年产武器可装备16个团,著名的“八一式”马步枪、“五〇”炮从这里源源不断输往前线,产量占整个八路军武器生产的半数以上。其战略价值,使日军情报部门将其列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青春血染“断桥”崖


1941年11月11日凌晨,寒风中刺刀泛冷光。


年仅17岁的司号员崔振芳,主动请缨,独守十丈悬崖上的险要工事。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他临危不惧,将手榴弹、马尾弹投向敌群。当一百多枚炮弹连续炸响,一颗子弹也击中了他的胸膛……



同日,在保卫核心工事的惨烈战斗中,班长王振喜带领11名战士,毫无惧色,从三面扔出手榴弹、滚雷,70余名日军毙命。遭受重创的日军用火力掩护几个火焰器射手抵近中心工事,狂喷火焰,十二勇士的忠魂化作太行山永恒的丰碑。



敌我伤亡6:1


战斗持续八个昼夜。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等守备部队依托天险与预设工事,以少敌多,以弱抗强,浴血奋战,最终以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创造了抗战史上“中日战况上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之纪录”。中央军委誉之为“最成功的模范战斗”,八路军总部授予特务团“执行命令的模范”及“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称号,英雄战旗,由此诞生。



日军最终攻入的,仅是一座“空地”——所有重要机器设备早已安全转移,等待他们的是八路军布下的密集雷区。


硝烟散尽战旗飘


1941年的“双十一”,太行山的峭壁间铭刻下中华儿女气壮山河的不朽传奇。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战旗位列百面荣誉旗帜之首,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如今,黄崖洞硝烟散尽。战场遗址建设现代化数字展馆,铁索栈道体验项目“飞拉达”设有“飞崖走壁送弹药”内容,向后人讲述那段铁血岁月……


英雄的战旗,永远在历史长河中飘扬。

来源:黄河新闻网

相关文章:

那年“双十一” 17岁的他投出一百多枚手榴弹……08-19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08-08

28岁演员刘昊然,传来喜讯!07-28

“大刀将军”赵登禹:天地正气铸英魂06-29

鸟类300余种!长治市生物多样性“家底”曝光05-23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12日05-12

部分高速路段禁行!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