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陪照护”:专业与爱心是关注要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01:40:00    

转自:衢州日报

近日,上海市卫健委发布《关于试点开展“免陪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称,上海决定在三级医疗机构首批开展“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根据《通知》解释,“免陪照护服务”是由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特级、Ⅰ级护理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不依赖患者家属亲自陪护,也不需要家属自聘护工。服务对象仅适用于免陪照护病区的特级、Ⅰ级护理的住院患者。根据该通知,原则上,2025年5月底之前,市级、区级三级医疗机构(设有重症监护室)全部开展“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其他类型的公立医疗机构自愿参加试点的,也可参加首批试点。

生活中许多人会碰到这样的场景:家中一旦有人生病住院,全家便陷入忙碌与奔波,白天黑夜连轴转,倘若时间比较短,艰苦几天也就过去了;若是长时间照料,“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要想兼顾工作和家庭,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陪护难题亟待纾解。早在2010年,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提出“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照顾患者”;2020年国家卫健委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通知》,提出来类似的看法和指导意见。去年,国家医保局出台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和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文件亮点之一就是新增“免陪照护服务”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而此前,福建、浙江、天津、山东等地已经开始试点推进“无陪护病房”模式。

总体上,医疗机构的医疗护理员岗位职责相对固定,专业性更强,既有利于照护患者,也能够减轻患者家属负担。护工同时护理好几个床位,费用也不高,可以有效解决家属陪护问题,只是推广这个制度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首先无陪护理念的推广需要患者和家属理解背后的科学理念。传统观念认为“不陪护=不孝顺”,但时代在变,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才是趋势。可能会有家属担心无法及时了解患者情绪、饮食细节,这个就需要医院加强反馈机制,比如通过视频探视或每日简报。

同时对于家属而言,期盼的是护理员有专业技术及培训,监管到位,职责到位,价格合理。对于实施单位、照顾人员而言,这几个也是痛点和难点。目前很多人关注的要点是:护理员应该是医院的专业员工,培训合格上岗,受医院管理和考核,不能由第三方派遣;还有这个陪护费用是否纳入医保,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专业护理员不仅要技术好,还要有职业道德与耐心、爱心,这才是病人及家属对“免陪照护”最大的企盼。

总之,上海三级医院全部试点“免陪照护服务”是对陪护行业的一次重要探索,有望为全国陪诊服务的规范化发展提供宝贵经验。据潮新闻

相关文章:

在平凡的岗位上担当奉献——五位一线劳动者分享奋斗故事04-30

夜读 | 心宽了,事就顺了04-28

太原海洋大世界向溺水“美人鱼”致歉,公布溺水原因04-28

山西省信息基础设施从“千兆普及”迈向“万兆领航”04-28

宁远县中医医院:强硬件 精准护健康04-27

14死700多伤 大火延烧 调查困难 伊朗港口爆炸最新情况→04-27

传染性强!早期症状似感冒!专家提醒→04-25

涉税服务信用管理更精细——“珍惜纳税信用”系列报道之四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