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学院学子龙胜推普:双语搭桥,助力乡村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11:22:00    

为响应国家“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桂林旅游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语见龙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于2025年7月7日至9日,深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六漫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成功入选2025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联合开展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图为 团队抵达六漫村合影


六漫村是壮、瑶、苗、侗、汉多民族和谐共居的村落,村民日常交流以壮话、侗话、桂柳话为主。为精准掌握当地推普需求,实践团抵达后迅速行动,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通过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及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全面调研当地普通话普及程度、学习意愿及实际困难。团队成员以真诚耐心的态度赢得了村民信任,收集了大量详实的一手数据,为后续针对性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于详实的调研结果,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新采用“双语教学”模式精准服务不同群体,搭建沟通桥梁。

针对当地学生,团队开设了融入《登鹳雀楼》《春晓》等经典诗词的“普通话儿歌接龙”游戏课程,通过击鼓传花读古诗、组字拼图赢奖品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图为 团队成员与当地学生唱红歌、对古诗


面向民宿经营者等旅游从业人员,团队则聚焦订房、点餐、指路、应急等高频服务场景,精心设计并开展了“10句黄金服务用语”情景模拟教学,切实提升其普通话应用能力,助力当地旅游业服务品质升级。


图为团队成员与民宿老板交流


而对于老年群体,团队创新性地开设了“双语微广播”,每日傍晚在村法治舞台运用“壮话+普通话”双语播报推普小知识,并配套进行半小时的微课堂,耐心教会老人掌握买卖、就医等基础生活场景的普通话交流技能。


图为 团队成员向当地老人做推普宣传


为营造“人人讲普通话”的浓厚氛围,实践团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成员们走村入户发放宣传手册,讲解普通话对促进交流、助力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团队还利用新媒体手段,制作并发布了《推普宣传快闪视频》,借助网络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让更多人认识到普通话在社会沟通和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图为 团队成员向当地村民做问卷调研并宣发推普手册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语见龙胜”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在六漫村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成员们不仅亲身体验了民族团结的和谐景象,更通过扎实有效的推普工作,为乡村文化发展和经济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入户调研、情景教学、新媒体传播等多元化的实践形式,不仅为团队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当地推普工作带来了新思路。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的语言交流能力,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实践团负责人表示,团队在龙胜六漫村推普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团队依托学院独特的文化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各专业所长,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传承中华文化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此次活动的调研成果与经验也将整理成报告,为后续推普工作提供参考。

(供稿:桂林旅游学院“语见龙胜”实践团)

相关文章:

桂林旅游学院学子龙胜推普:双语搭桥,助力乡村振兴07-25

【寿光】邱清敏:用墙绘点亮城市之美07-23

探访工业记忆 传承时代薪火07-20

长沙晚报长理轩文章:抢出一个全面丰收的夏天07-16

影评丨《碟中谍8》:愿情怀永不落幕07-12

普宁占陇发挥“镇”能量助力“百千万工程”07-09

(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近科技成果转化“西光模式”:看科技成果如何从“书架”走上“货架”07-08

开封:多举措筑牢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