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是指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以财物的行为。这种行为在中国法律中属于刑事犯罪,具体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的规定。
行贿的主要特征包括:
主观故意:
行贿者出于故意,目的是利用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的职务便利为自己谋取私利。
客观行为:
行贿者实际给予了财物或其他利益,可能包括直接给予金钱、贵重物品、车辆、房屋等。
不正当利益:
所谋取的利益本身不正当,或者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而获得利益。
给予对象:
不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还包括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
在经济往来中,如果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均以行贿论处。需要注意的是,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若未获得不正当利益,则不构成行贿。
公民在发现行贿行为后,可以依法进行检举,以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廉洁。
相关文章:
李铁案今日二审宣判04-30
夜读 | 心宽了,事就顺了04-28
特朗普执政百日,支持率创80年来最低04-28
台20万民众集会怒骂赖清德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