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璁谈创作初衷:音乐人静下心创作,量变到质变静待花开结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18:24:00    

7月23日下午,岭南新民谣·第三季启动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从惠东渔歌、恩平民歌、潮州歌谣等各地特色民歌的演绎与传承,到如何用粤语等广东方言唱响古诗词,一众嘉宾在圆桌环节围绕岭南在地文化的音乐创新表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岭南新民谣的“老朋友”、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副院长王璁分享她将在地文化与爵士乐相结合的创作初衷,是出于对古诗词和粤语的喜爱以及走向国际市场的目标定位。谈到广东流行音乐再创高峰的话题,她认为广东流行音乐其实仍处于第一梯队,音乐人应静下心来创作,量变产生质变。一首歌能否走红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如今互联网资讯发达,更要求音乐人不仅从音乐角度思考,还需成为“全媒体”人,相信加上媒体、高校和社会的力量推动,将会有越来越多好作品诞生。

以下是王璁的观点全文:

关于在地文化和爵士当时是怎么结合的,因为当初我自己很喜欢粤语、喜欢古诗词,也很喜欢爵士,所以想做一个这样的融合,而且当时的目标定位就是要走向国际市场,走到国际音乐平台,到现在也已取得不错的成绩。

此外,关于广东流行音乐,我有一个小小的想法:岭南新民谣希望助力广东流行音乐再创高峰,但我觉得广东的流行音乐其实一直在高峰,只是因为现在的优等生比原来更多了,例如兄弟省份都上来了,但并不代表广东掉下去了,我们还是在第一梯队。

接下来,我要讲两点。第一,对于创作者而言,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静下心来出品更多的好作品,而不要总想着位置、排名什么的。

第二,希望所有创作者都能跟随自己的心。这阵子我很关注梁正老师的作品,很有创意。因为摇滚也好,R&B也好,爵士也好,Hip Hop也好,都要一起发展才能让整个广东乐坛大展宏图。好多年前,广东很多音乐人都做过不同类型的作品,有时候一个作品能不能红起来时,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我觉得我们应该静静地种好自己的花,因为总会有结果的时候。另一方面,现在的资讯相比以往更发达,以前每天只能接触到1、2首作品,但现在每天互联网上就可能会新发布超过1000首歌曲。为此,我觉得现在的音乐创作者不仅仅只想着音乐,还要变成一个全媒体人,同时再加上媒体、高校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加持下,岭南新民谣一定会越走越好,创作出越来越多好的作品。

其实,音乐人的学术背景、是否音乐科班出身并不重要,只是分工不同而已。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发力,做好音乐,出来的结果一定只会更好。

最后,包容互生、协同发展,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面与音乐同行,与爱相伴,也祝岭南新民谣越办越好。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陈泽然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钟锐钧

相关文章:

王璁谈创作初衷:音乐人静下心创作,量变到质变静待花开结果07-24

周笔畅嘉兴开唱:量子舞台放大招,生日限定版音乐宇宙来袭07-24

【寿光】邱清敏:用墙绘点亮城市之美07-23

风起链博,粤企在这“链”到了啥?07-17

六将入选,代表宣誓!均安女篮闪耀全运会赛场,助力广东队收获开门红!07-17

《泥潭》大卖40万册,希望刘楚昕不要在流量中迷失07-10

“澳政易”自助机上岗,大湾区政务服务实现“同城办”07-08

夏影(302) | 上游主题摄影征稿作品展——王毛键作品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