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三化”育“青鸟” 学子与家乡双向奔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2 11:48:00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樊明乾 崔如坤 郓城报道

“没想到在家乡也能找到对口的实践岗位,还能跟着前辈学本事!”参与郓城“青鸟计划”的大学生李可心,在社区“小荷学堂”带孩子们做手工时高兴地说。今年以来,共青团郓城县委瞄准青年学子成长诉求与家乡发展需求,创新推出精准化、平台化、链接化“三化”工作法,深耕“青鸟计划”品牌,策划“青聚好郓”实习实践活动,让越来越多像李可心这样的大学生,在家乡的沃土上找到青春舞台。

精准对接,让人才与岗位“双向挑选”。郓城团县委先摸准地方发展“需求脉”——联合县直部门、镇街和社会组织,挖深挖细讲解志愿者、支教老师等120余个优质实践岗位;再搭好供需对接“连心桥”,通过“青鸟计划”平台向全国高校推送岗位,很快收到1200余条报名信息。经资格审查、能力评估多轮筛选,400余名优秀大学生最终入选。不仅如此,团县委还设计“青鸟家乡行”专线,10余场沉浸式观摩活动让学子们走进城市新区看建设、打卡水浒文化地标寻底蕴,“亲眼看到家乡发展这么快,特别想留下来出份力!”大学生谭雯的感慨道出了众人心声。

搭好舞台,让青春才华“落地生花”。“刚拿到岗位时有点慌,岗前培训帮我快速入了门。”大学生余子涵说。郓城团县委联合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为“青鸟”学子定制岗前培训和“青聚好郓”专题交流,业务骨干传技能、往届学子授经验,送出实用“入职大礼包”。立足基层民生,团县委还激活大学生专业优势,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深化“乐郓成长营”“小荷学堂”“青郓微课堂”,构建“团委统筹+社区搭台+团干部协调+大学生服务”模式。截至目前,56期活动服务儿童2200余人次,既给孩子们带去安全有趣的暑期生活,也让大学生在服务中实现价值。而“青鸟筑梦·政务服务”品牌的推出,更让学子们在参与政务工作中提升了综合能力。

织密链条,让青年与家乡“绑得更紧”。“走进中关村e谷才知道,郓城的企业也这么有科技感!”参观企业后,大学生张远建对家乡有了新认知。郓城团县委构建“引才—留才—助才”全链条,组建“青聚好郓”大学生联盟吸纳400余人,定期组织学子走进标杆企业、乡村产业载体,感受产业活力与乡村振兴成果。针对职业发展困惑,“青年夜校”邀请北大博士、省级好青年开展6场分享会,为150余名青年答疑指路;联合组织、人社部门提供岗位推介、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鼓励学子为家乡建言献策,真正实现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从社区课堂的欢声笑语,到政务大厅的认真履职,从文化地标的探寻感悟,到产业一线的实地观摩,郓城团县委用多元实践平台,为高校学子打通“认识家乡、服务家乡、扎根家乡”的成长通道,让青春力量与家乡发展同频共振,奏响双向奔赴的动人乐章。

相关文章:

郓城“三化”育“青鸟” 学子与家乡双向奔赴09-02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薛建强任上被查08-27

宿迁张圩干渠码头项目部召开青年员工座谈会08-20

凤县:赶集日“摆摊送政策” 惠民服务零距离08-10

山东首个青年脊柱外科分会成立07-24

2025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湖南召开07-12

大连市2025年夏季人才招聘大会暨海外学子专场招聘会周四启幕07-08

为什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更加需要团结奋斗?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