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昌县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核心目标,通过创新财政金融服务、畅通银企合作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等系列优质信贷举措,持续为企业“输血供氧”,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有效提振了企业发展底气。截至6月末,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216.34亿元,同比增加24.82亿元,增长12.96%,贷存比攀升至110.59%,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
为破解企业和农户“融资难、找贷难”问题,永昌县精准梳理县域金融资源,将11家银行机构的51种涉农信贷产品、业务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汇编成册,供市场主体按需自主选择,让信贷服务“看得见、找得到”。同时,全面落实项目建设服务全过程、企业成长服务全周期、产业发展服务全要素的“三全制度”,健全“政银企担”协同机制,截至6月底推荐甘肃能化集团金昌公司、甘肃沃农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13家企业申请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4.36亿元,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注入资金动能。

△为解决企业特色产业融资需求,永昌县财政局工作人员到企业现场核实企业经营状况
在畅通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质效上,永昌县打出“组合拳”,组建由37名专业人才构成的3个金融顾问团组,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等方式,上门为企业宣讲金融政策、解读信贷产品。在各行政村配备金融村官,同步推动永昌农商银行部署58个“背包银行”,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提供上门服务。目前已实现自动化评级授信5085户、金额9.35万元,实际用信3729户、金额4.19万元,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成为常态。
降低融资成本是助企纾困的关键。永昌县通过落实风险补偿机制和“见贷即保”“见保即贷”合作模式,避免重复尽职调查,大幅简化审批流程。针对符合条件的客户推行“一次尽调一次审批”,大部分“借新还旧”项目实现3天内完成担保审批。金融机构间强化协同,采取联合尽调、联合审批模式,显著缩短审批时限,为企业节约时间与财务成本。同时,坚持规范操作,对不符合担保条件的客户耐心讲清政策制度,既防范优质资源滥用,又保障服务温度。
数据显示,永昌县涉农及普惠领域信贷支持持续加码。截至6月末,全县涉农贷款余额109.65亿元,同比增加15.95亿元,增长17.0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45亿元,同比增加2.59亿元,增长13.13%,贷款户数达3196户,同比增加73户;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44.36亿元,同比增加3.20亿元,增长7.77%。一系列优质信贷举措的落地,正为永昌县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记者:李峰 胡吉红
相关文章:
全球95%企业AI惨败?MIT报告引硅谷恐慌,90%员工偷用ChatGPT续命08-22
佛朗斯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9.2%08-22
中和聚:提升法治素养,增强民营企业舆情应对化解能力08-22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08-21
智飞生物:上半年净利润亏损5.97亿元 同比盈转亏08-18
乌鲁木齐调整二手房公积金评估价机制08-18
拓展数据共享新通道 赋能政务服务新发展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