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从企业离职后,工资发放的停止时间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相关规定。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一般规定
劳动者离职后,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如果双方另有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
具体时限
离职后最晚不超过一个月发放工资。
用人单位需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十五日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并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工资。
地方规定
例如,深圳市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一次付清工资。
其他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具体规定,如北京市规定劳动者在离职后15日内收到工资。
特殊情况
如果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建议
劳动者在离职时,应要求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和双方约定及时支付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
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工资支付的具体时间和方式,以保障自身权益。
相关文章:
2天!长治她们可带薪休假07-12
以案释法丨交给老婆保管的工资,离婚了能全部要回来吗?05-07
请82天病假却跨省看演唱会?女子被辞退后向公司索赔,法院判了!05-05
假期前三天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五一”游崂山,不只是山海05-04
五四青年节,长沙海底世界喊你免费游05-03
在平凡的岗位上担当奉献——五位一线劳动者分享奋斗故事04-30
明确了!提前发工资04-28